每日一湯

冰糖燉梨

潤肺養聲

入秋漸涼,不時出現皮膚乾燥、喉嚨痕等症狀,皆因「秋燥」。坊間一直有梨能潤喉止咳的說法,吃梨一般都是直接吃、榨成梨汁或以冰糖燉,這3種吃法的功效不一,當中以榨梨汁飲用最要小心!到底是什麼原因?如果常常喉乾聲沙,怎樣吃梨最有效?

手足冰冷不宜以梨榨汁

梨味甘,性寒涼,生津潤燥。近年流行把食物榨汁或打碎服用,一些人以為效果跟直接食用一樣,其實不然。「打碎或榨汁都可改變食品功效或屬性,把梨榨汁喝最易令身體吸收,加上榨汁時會去掉可阻隔吸收屬性微涼的果肉渣,因此在中醫角度,喝梨汁比整個吃更涼更濕!

特別是容易暈、手足冰冷的人士,不宜榨汁!至於打碎才吃,因為有肉有汁,與直接整個吃有點相似,但始終更易吸收,屬性會稍涼。 

燉梨濃縮精華添滋潤

如想潤肺養胃,以冰糖燉梨的功效較佳,冰糖養胃,與梨同燉,可增加滋潤的功效,適合老師等容易用聲過度的人士。不過他表示:「燉會把精華迫和濃縮出來,但根據燉的時間、對象、方法,寒熱會有所變化。若梨多,火力、時間一般,只是濃縮精華,令更寒,亦未必能減梨的寒性。」所以燉梨的話火候一定要足夠,不能貪快。

梨潤秋燥,香港人多處於冷氣地方,加香茅能袪寒,而且港人用腦多,可加少許参片補氣。冰糖燉梨適宜日間飲,但亦不宜多,大概每周1至2次,2至3周便要停服2至3周。

除了冰糖,亦有人以蜂蜜燉梨,雖然用蜂蜜代替冰糖更滋潤,但現在很難找到安全又不受污染的蜂蜜,不建議。如果貪方便或家裏沒有燉盅,亦可用攪拌機把2個當造的梨打成梨碎,然後放入煲內,大火加入適量冰糖和2碗水煮約2分鐘便成。

《本草綱目》指:「梨種殊多,並皆冷利,多食損人,故俗人謂之快果。」梨的品種很多,在中醫角度,不同品種的功效略有不同,但分別不大。梨始終偏寒,多食傷人,適宜飯後稍食,一般人一周吃1至2個即可,易瀉易暈,脾胃虛寒的人,不宜食用過多。  

材料

水晶梨2個,香茅1條,
参片3-4片,冰糖10克

做法

切下梨的蒂部,挖去梨心,稍切香茅。
把所有東西放入燉盅,大火蒸20-30分鐘。   

每日一湯 明天繼續

以上內容均來源網絡,均係原作者觀點及所有,僅供參考,不代表Gift idea立場,感謝您對gift idea的支持,祝您身體健康 

Share this:

User Review